AI落地:從“智能”到“智障”的終結
TCL伏羲大模型驅動的超級筒洗衣機,通過8組傳感器實時解析水質與衣物狀態(tài),將洗滌時間壓縮40%;海信星海大模型串聯(lián)全屋家電,讓空調依據(jù)人體移動軌跡自動調溫。這標志著AI技術正脫離“語音控制”的初級階段,轉向對用戶需求的預判與決策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搭載動態(tài)畫質優(yōu)化算法的AI電視,在展會現(xiàn)場訂單量同比激增35%,參數(shù)內卷時代宣告終結。
跨界狂潮:品類界限的崩塌
追覓從掃地機殺入洗衣機領域,首款產品即采用磁懸浮直驅電機;石頭科技為掃地機器人裝配仿生機械臂,實現(xiàn)從地面到桌面的立體清潔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頭部品牌的技術溢出效應正在加劇——TCL以顯示技術為支點,撬動冰箱、空調多線研發(fā);華為鴻蒙智家則用一套操作系統(tǒng)串聯(lián)300+品類,全屋智能裝機量半年內增長37.6%。這場“越界運動”的本質,是技術霸權對傳統(tǒng)產業(yè)格局的碾壓。
顯示革命:參數(shù)戰(zhàn)爭的終局
海信UX系列電視的爆火,印證了RGB光色同控技術的顛覆性價值。其背光模組直接輸出三原色,相較傳統(tǒng)Mini LED方案,色彩精度提升20%、功耗下降22%。三星、索尼同期展出的MicroLED原型機,進一步驗證該路徑的普適性。行業(yè)分析師指出,顯示技術正從“亮度競賽”轉向“光效革命”,而中國品牌已搶跑身位。
隱憂浮現(xiàn):技術激進主義的代價
追覓雙機械臂空調引發(fā)熱議的同時,其內部結構圖顯示傳動組件占比達43%,量產可靠性存疑;方太AI烹飪機械臂的演示被指依賴預設程序,與“自主決策”宣傳相悖。某機構拆機報告顯示,為容納AI模塊,部分新品內部結構冗余度增加15%,故障率同比上升8.7%。當技術創(chuàng)新與用戶體驗出現(xiàn)裂痕,這場由AI驅動的狂奔或將面臨剎車考驗。
AWE 2025這場家電江湖的棋局,下得頗有章法。AI成了棋眼,各家不再擺弄虛招,伏羲大模型這類真功夫已滲入洗衣機滾筒、空調風道。追覓跨界造空調帶機械臂,像極了武生改唱老生,招式雖生卻見膽氣。海信那116吋電視,像素間藏著光的禪意,RGB三色背光恰似水墨渲染,硬是把實驗室的玩意兒擺上百姓廳堂。只是這熱鬧底下藏著隱憂:機械臂轉得再花哨,若抬價三成,市井人家怕也只當西洋景看。家電行當?shù)男扌校K究得落在“用得住”三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