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宣布要造車啦!雷軍曬了以下數據:小米儲備資金1500億,準備投入到造車項目上的總金額是100億美金,前期投入100億人民幣。雷軍稱此次造車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創業。從數據和雷軍的表態能看出,造車這件事,對完全的門外漢小米而言,是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。其他類型產品的創業,雖然大多比造車要簡單的多,但仍然具有很大難度,新產品研發時,會遇到各種難關,從產品定義,到功能研發,到外觀結構設計,到投模生產,可謂困難重重。以自己并不熟悉的產品品類進行創業,在新品研發過程中,最好的辦法是尋求外部助力,比如尋找產品型工業設計公司進行合作。
從小米造手機開始,我們可以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小米每個新品項目的核心人員,很大比例是工業設計專業出身。小米這次造車,核心成員中好多是工業設計出身。其實這不是偶然,新產品要想成功,首先需要有好的產品定義,而工業設計出身的人,對用戶需求、對用戶體驗,對產品外觀,都有比較好的感覺,以這樣的人作為新品創業核心人員,成功的幾率會大很多。
產品型工業設計公司能起到相同的作用。產品型工業設計公司,可以幫助客戶分析用戶的真實需求,避免客戶在產品定義上的自嗨;可以幫助客戶設計更好的產品用戶體驗,注意各種人性化的內容,避免客戶純理工科思維造成的產品體驗差等問題;可以幫助客戶設計出讓用戶眼前一亮的產品外觀,新品發布時產品外觀比什么都重要;可以從設計角度幫助客戶選擇合適的工藝,可以幫助客戶控制成本和生產風險。
有了這些助力,客戶在新品研發過程中,一定能少走彎路,提升創業成功率。需要注意的是,客戶需要找到產品型的工業設計公司,而非那些只做外觀設計的公司,純粹的產品外觀設計公司,在新產品研發中意義不大,做出來的設計再好看,對新產品的順利誕生助力不大。需要找有很多產品量產經驗,有專職且年限很長的結構設計師,有配合做過產品營銷等市場工作,有自有供應鏈和生產能力的產品型工業設計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