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創品設計打出“自有供應鏈的工業設計公司”這個宣傳點后,各家大大小小的公司都開始說自己有供應鏈。今天我們就從原理上分析一下擁有供應鏈的條件,來印證一下這些公司。
所謂供應鏈,也就是提供產品中某一部分東西的供應商,比如手板廠、模廠、注塑廠、貼片廠、鈑金廠、組裝廠、硅膠件廠、模切件廠、吸塑廠、組裝廠等定制加工類供應商,和USB座、開關、氣泵、馬達、電池、芯片等元器件供應商。一個產品bom里包含的零件有多有少,一般的小家電都有幾十個物料,對應的就有幾十家供應商。由這些供應商提供各種物料和服務,產品才能最終被生產出來。核心器件很多時候是決定產品的關鍵,相應的體積、價格和性能發生變化,會引起產品的變化,所以供應商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優劣,產品的比拼很多時候就是供應鏈的比拼。
現在隨便一家設計公司,都號稱自己是自有供應鏈的工業設計公司,實際上打造供應鏈真有這么容易么?我們來分析一下,如何才能算是有供應鏈。
現在信息發達,要查到一家供應商的聯系方式相對比較容易,有聯系方式算是有供應鏈了么?當然不算,聯系都沒聯系過,接不接單都不一定,哪里能算是自有供應鏈。打過電話要過樣品算不算呢?大部分設計公司所謂的自有供應商,其實就是曾經聯系過,或者打過樣品。其實這也不能算是有供應鏈。因為工廠都是講究“量”的,談到后面,工廠都會問“有多少量”。如果只是打過樣,沒有實際的出貨合作過,那和僅僅知道個聯系方式沒區別。沒真正合作出過貨的供應商,會高效的配合設計公司?大多不會,設計公司一般都是沒有量的,對這樣的客戶,生產商根本熱情不起來,工廠講究高效率,對這類沒啥潛力的客戶,大多是不愿意投入精力的。
市面上絕大部分設計公司所謂的擁有供應鏈資源,就只是知道幾家廠的聯系方式,什么配合度高、價格低之類的事情就不要想了。至于有些號稱擁有模廠、注塑廠的設計公司就更惡劣了,一個只有幾個人的設計公司也敢說自己擁有模廠,這簡直就是欺詐,整個設計公司的價值還沒一臺加工中心高!
那創品設計是如何打造出自己的供應鏈的呢,首先要說明的是,創品設計并不是哪種供應商資源都有,主要集中在小家電領域和機床外殼鈑金加工領域。創品設計打造供應鏈的方式,概括說來就是通過產量和背書。因為創品設計有幾家核心的年單客戶,長年進行深度合作,所以經常需要與核心客戶的供應商進行交流,核心客戶每年的出貨量很大,對供應商來說都是大金主,創品設計對這些供應商來說就是大金主的合作伙伴,也是大金主,配合度方面有了保障。然后通過某些產品項目進行跨界互聯整合,比如機床上面用到的塑料件,小家電里用到的鈑金件,幾個供應商資源之間互相推薦,再把一些有潛力的新客戶產品引入到這些供應商中,逐步加強連接、逐步優選整合、最后才形成這個有效率、有成本優勢、有配合度保障的供應鏈。創品設計在整個客戶和供應商體系中所占的位置,類似于卡地納健康醫院(可參考 魏煒,朱武祥所寫的《發現商業模式》),需要有很多特殊的外部條件才有機會打造,絕對不是一般工業設計公司做的到的。
如果下次又有設計公司跟您說他們是自有供應鏈的工業設計公司,只需要問他們有沒有深度合作的長期客戶,就能大概辨別真偽,連個背書的起點都沒有,哪里可能有什么供應鏈!